联系电话:021-34512205
手机:13321951972
传真:021-34512205
邮箱:sh56qy@163.com
客服QQ:838689509
地址:上海各地区均有网点
上海到济南物流5月31日,由济南市政协组织召开的“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专题协商会在龙奥大厦举行。来自高校、物流企业、主管部门等多位专家出席会议,并就如何打造物流中心积极建言献策。专家认为,规划程度低、扶持政策少以及物流信息化发展滞后等多方面原因阻碍济南物流业的发展。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需从合理规划物流产业布局、建立健全物流管理机制、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共同发力。
现状分析:规划差、层次低、多头管理制约发展
近年来,济南市物流业发展迅速,但与先进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15年,济南全市实现社会物流总额1.92万亿元,占全省社会物流总额的9.4%,总规模居全省第四位,低于青岛、临沂、烟台。2014年,全市各类物流企业10363家,其中3A级以上企业仅19家,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193家,占全部物流企业总数的1.8%。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物流研究所所长彭志忠认为,济南物流业发展缺乏合理规划,导致竞争优势不强。“济南物流企业主要分布在历城、天桥等区域,物流资源相对分散,产业集聚能力不强,同质化严重,并且没有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物流产业集群,高端物流园区较少。”山东佳怡物流集团公司总裁孙倩同样表示,济南物流业的发展缺乏系统科学的战略研究和发展规划,“十几年间,二环内的城市空间聚集了大量的临建批发市场和物流场院,阻塞交通带来消防隐患的同时,也阻碍了城市空间的拓展。”
此外,不少专家提出,产业层次水平低、支撑服务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乱等问题均是制约济南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济南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物流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葛金田表示,济南的物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以专线为例,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缺乏基本设备的统一规范,如托盘、集装箱、装卸设备等,严重影响了物流基础信息交换和作业效率。济南市政协常委、济南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马黎明提出,目前,济南尚未建立起职能明确、权责统一的物流管理部门,多部门管理体制阻碍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
建言献策:统筹规划、升级改造、加大扶持
马黎明表示,物流中心建设必须加强物流园区统筹规划建设,实施产业融合与产城融合战略,加强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产业规划衔接,依托公、铁、航等重大交通枢纽,优化物流园区布局。根据物流十三五规划,济南目前确定了“一横两纵三枢纽三基地多园区”的空间布局,其中,“一横”就是依托“携河发展”战略,沿黄河两岸打造物流产业带;“两纵”是以重点陈烨集聚区为依托沿东西绕城高速打造特色物流节点;“三枢纽三基地多园区”。是指重点规划建设桑梓店、董家公铁货运枢纽中心和机场临空多式联运货物集疏运中心,规划建设大桥路、崔寨和济钢现代综合物流基地,规划多家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物流园区。
此外,对于物流业多头管理问题,专家也提出建议。葛金田分析,物流业涉及发改、经信、商务、邮政、交通、农业、公安、国土、城建、工商、税务、海关等多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属于“多头管理”,“必须下决心改革现行物流管理体制,可以借鉴成都等地经验,成立济南市物流业发展办公室(或物流发展局),作为唯一主管部门。”同时,他认为,政府应加大对物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促进传统物流业和园区转型升级。